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文字新闻
滨江公安迈入“人机协同”智慧警务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5-04-03    来源: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

  近日,杭州市滨江区公安分局的“滨江机警”队伍迎来了一位特殊“新警员”——智能警务机器人“滨小新”。

  在滨江区巡(特)警大队门前,身着作战背心的“滨小新”在无人机、无人车、机器狗等“滨江机警”成员和数十位警员的注目中完成入列仪式。

  阳光下,“滨小新”银灰色机身映着警徽光芒,可升降云台摄像头如鹰眼缓缓环视。这款基于国产大模型本地化部署的自主人机交互系统,集语言理解生成、多模态感知和智能决策于一体,标志着滨江公安正式迈入“人机协同”智慧警务新阶段。

  不仅会巡逻还能双语指路

  入列仪式结束后的首个执勤日,“滨小新”在奥体中心场馆群迎来首次实战考验。

  下午2点,来自英国的游客Ash向正在巡逻的机器人问道:“Excuse me, where is the nearest restroom?”(请问最近的卫生间在哪里?)银灰色机器人应声转向,瞬间切换为双语:“The restroom is 30 meters ahead on your left, next to the souvenir shop. ”(前方30米左侧洗手间,位于纪念品店旁。)流畅的英语应答让Ash惊喜地竖起大拇指:“它比手机地图更贴心!”

  这场看似平常的指路服务,恰是国产大模型赋能智慧警务的生动注脚。

  “‘滨小新’是由滨江公安与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全省工业大数据与机器人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面向奥体警务专用场景搭建的自主人机交互系统,该系统基于国产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具备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并融合奥体专属知识库,可以进行高效的增强检索,更适用于奥体日常公共安全、民众服务以及大型赛事引导和保障的实际需求。”北航杭研院和全省工业大数据与机器人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的技术专家介绍说,“滨小新”集成了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视—听—力多感知融合、语音驱动的行为实时反馈及智能决策等多模态交互关键技术。

  比起以前的巡逻机器人,“滨小新”身形偏小,身高仅1.3米,体重达80公斤,更注重互动交流。它不仅能够准确识别问题,还能基于现在的位置提供最便捷的路线指引,并协助处理突发事件,为大型活动保驾护航。此外,“滨小新”左肩上还自带“危险气体检测器”,一旦检测到危险气体便开启警报功能。

  这位新成员的加入,也标志着滨江公安在科技赋能下,成功构建起“空中无人机、地面机器人(狗)、移动无人车”空地一体的立体巡防体系,为城市安全织就了一张智能化、高效率的防控网络。

  警用AR智能眼镜也“上线”

  在“滨江机警”装备序列中,与“滨小新”共同亮相的警用AR智能眼镜,正悄然改变着基层警务的作战模式。入列仪式现场,执勤警员戴上轻量化AR眼镜后,大呼“神奇”。

  这款集成了5G通信、边缘计算和混合现实技术的眼镜,不仅能让警员随时调取全域监控画面,更能通过无人机将高空俯视视角叠加到现实场景中。“在重大活动安保实战中,该装备显著提升了预警效率。”研发团队表示,这标志着警用单兵装备正式进入“智能增强”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内,无人机、无人车、机器狗,还有“滨小新”和警用AR智能眼镜将“组队出行”。这几位“滨江机警”成员可以通过自组网技术形成高效的机器人警务集群,更灵活地协同应对复杂任务,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

  比如,在演唱会、大型赛事期间,“滨小新”计划部署在入口、观众区及主要通道,承担信息查询、引导服务的任务;其他“机警”则部署外围,负责安全巡逻。

  执勤民警赵俊强就曾强烈感受过“滨江机警”成员协同作战的强大效能。他说:“之前演唱会那几天人流量特别大,通过这些设备组建的立体化巡防网络,为警务工作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对于“滨小新”的加入,他期待满满。“它的多模态感知能力会让我们更高效。”赵俊强举例,当游客迷路,“滨小新”不仅能快速给出最优路线,还能帮助提前做好布控。

  通过“滨小新”与“滨江机警”其他装备的协同作战,滨江公安也实现了从单一设备到群体智能的跃升。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应用场景的拓展,这支“未来战警”滨江队将为打造平安滨江、智慧城市贡献更多力量。

上一条:滨江陪跑创业空间在孵企业首次突破500家
下一条:滨江区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